强基础、配师资 重庆秀山乡村薄弱学校“破题”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29 21:37:37 来源: sp20240329

   中新网 重庆3月21日电 (记者 钟旖)“旧校址只有一栋教学楼,厕所也是土木结构的。两个教师挤在一间平房住宿……现在,校园不仅建起了综合楼、教学楼、教师周转房,还成立了音乐、美术、书法、足球等多个社团,摇身一变跻身秀山大体量农村小学行列。”21日,谈及这些年校园的改变,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贵措小学校长刘爱华很是感慨。

  位于武陵山脉中段的秀山县有79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其中乡村55所。另外还有71个小规模学校分布在各个乡村中。由于布点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乡村薄弱学校一度缺乏提升后劲。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为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秀山县把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基础、配师资、抓质量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乡村薄弱学校从困境中突围,打通了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

图为学生在完成智慧光环境改造后的教室内上课。秀山县教委供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秀山县走的第一步棋。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该县落实资金7223.71万元,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楼及运动场19所、建设教师宿舍楼2376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秀山县重视优化校园照明环境,于2023年底完成29所学校共计1100余间教室的智慧光环境改造。曾经昏黄的教室不复存在,头顶的荧光灯全换成了全光谱的护眼灯,讲台上也为老师们配备了侧发光的黑板灯。校园广播建设、教学环境数字化升级等改造同步推进,一系列“焕新”举措不仅“盘活”了学校硬件资源,还改善了教育环境和学生成长环境,使更多乡村家长愿意让孩子就近入学。

  破解薄弱学校发展难题,人才是关键一环。长期以来,秀山县将“配齐配强干部队伍”作为切入点,通过县管校聘、挂职锻炼、梯度培养储备等路径,把任薄弱学校挂职锻炼作为提拔使用的激励条件,鼓励城区中层干部先后到乡村薄弱学校担任校级管理干部,提升乡村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

  洪安镇中心校地处渝、湘、黔边区结合部,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均薄弱。2019年,秀山县教委选派县城迎凤小学副校长陈小云出任洪安镇中心校校长,学校凝心聚力抓课堂质量,教师开展全覆盖式家访,定期组织教师去外校交流学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3年后,该校教学质量从同级同类倒数第一稳步提升至同级同类学校第一名,不断吸引湖南、贵州等地孩子到校就读。

  为解决城乡教师水平不均衡问题,秀山县还通过集团化办学、捆绑帮扶、“三区支教”等,推动教师队伍交流轮岗“大循环”,并通过农村全科教师培养、捆绑帮扶、名师课堂建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津贴等措施,不断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待遇,优化乡村薄弱学校教师学科结构。

  截至目前,秀山县建成10个教育集团,涵盖义务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学校55所,受益学生近4万人。当地正逐步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全面育人新格局。

  秀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杨文光表示,前述举措不仅为乡村薄弱学校扩优提质注入了新的生机,也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均衡分布的步伐,增强了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完)

【编辑:唐炜妮】